化肥企業(yè)海外投資還得轉變觀念
發(fā)布時間:2009-11-30
作為鄰居,雖說印度這些年的發(fā)展遠不如中國,但有一點倒是頗值得中國學習,那就是化肥行業(yè)敢于到國外去投資的勇氣和膽識。
其實,從發(fā)達國家的經驗來看,企業(yè)走出國門先后都經歷了一個由產品輸出、技術輸出到資本輸出的過程。時下,我國化肥出口已非上策,使得國內化肥產能過剩的矛盾更加突出。這其實是一種提醒和警示:現在只靠出口產品擴充市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。今后的市場競爭將逼迫我們要么憋在國內,要么改變輸出方式,變產品輸出為資本輸出,從而走向更高一層的出口形態(tài)。
毫無疑問,到海外投資,開展資本輸出,企業(yè)需要比產品輸出具有更大的膽識和更高的水平,是對企業(yè)更大的考驗。這首先就需要企業(yè)轉變觀念。以往我們一提及走出去戰(zhàn)略,似乎就只有產品出口這華山一條道。其實不然。前不久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82.7億加元成功收購瑞士Addax石油公司,成為迄今為止我國公司進行海外資產收購最大的一筆成功交易。中國藍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多渠道融資方式,以4億歐元收購了全球第二大蛋氨酸企業(yè)——法國的安迪蘇公司,一舉成功打入全球動物營養(yǎng)添加劑市場,并改變了公司的資本結構。也許不少化肥企業(yè)要說,這些企業(yè)財大氣粗、實力雄厚,而化肥企業(yè)個不大、錢不多,現有生產都難以為繼,怎么能拿出錢投資海外?這是單向思維。實力是相對的,大有大的做法,小有小的辦法。而且,海外并購也只是資本輸出的一種形式。直接到有市場、有資源的地方比如非洲去辦廠;通過技術、設備、人才、資金等生產要素的投入,與當地企業(yè)聯合經商辦廠,都是走出去的有效方式和途徑。如果一家化肥企業(yè)的實力不夠,還可以聯合起來,以股份制的方式共同投資。怎么想,我國化肥企業(yè)實力再不如人,也斷不比印度的企業(yè)更窮吧?至少我們已十分驕傲地多年宣稱自己是最大化肥生產國,為什么一說海外投資就把頭搖成了撥浪鼓?說到底,還是一個觀念問題 ——一提到化肥行業(yè),就想到因為要支農,所以就該理直氣壯地要政策。不少人至今仍持這樣的慣性思維,哪里敢想到海外投資?
當然,由于沒有經驗,化肥企業(yè)到國外投資不可能一帆風順。但正像最初的產品出口一樣,化肥企業(yè)海外投資也需要在失敗和挫折中走向成熟。
(來源:中國化肥網)